退货乱象倒逼商家奇招,巨型吊牌能否整治“穿完就退”
网购退货乱象倒逼商家使出“巨型吊牌”奇招 买卖双方信任如何重构?穿完就退
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(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正值“双十一”电商大促,退货近日,乱象一则“巨型吊牌防退货”的倒逼吊牌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网友热议。奇招巨型吊牌是巨型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设计的商品标识,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整治偏硬材料制作,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,穿完就退进而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申请退货的退货概率,主要用于女装、乱象礼服等高退货率品类。倒逼吊牌
对于店家而言,奇招有相当一部分退货商品并非因为衣物本身的巨型质量不好,而是整治有消费者穿过之后卡着“七天无理由退换货”节点,利用规则漏洞“薅羊毛”。穿完就退“巨型吊牌”是应对“穿完就退”的“奇招”吗?网购退货率居高不下,该如何重塑良性的网购生态?
小马在某社交平台开了一家线上女装店,过万的粉丝基数让产品有可观的销量。不过,因为遇到太多恶意退货的订单,小马特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了一条视频“诉苦”。
小马:被逼得没办法了,自从卖了衣服真是什么人都有。他们利用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规则,买回去拍个照、发个动态,要么穿出去之后再退回来,衣服上都有味道、污渍,售后一塌糊涂。
小马告诉中国之声,店铺不得已选择从几厘米的小吊牌换成A4纸大小硬质材料的巨型吊牌,这实属无奈之举。
小马说:“我们一开始用小的塑料卡扣,因为不明显,收到衣服后很多客户就穿出去一两次,或拍照发朋友圈、发动态。我在其他社交平台有刷到,客户晒的图显示的是我们的衣服,但她把小的塑料卡扣用P图软件给P掉了,所以我们就想着把吊牌尽可能做大,衣服挂这个吊牌不好穿出去。”
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规则,本意是电商平台保护消费者权益,却被部分人钻了空子。小马说,自己所在的平台店铺退货率有60%左右,而她朋友所在的其他电商平台,退货率高的能达到90%,尤其以女装品类居多。
小马表示:“巨型吊牌杜绝了一部分想试穿发朋友圈的人,尤其还有一些穿搭博主或网红,对方就拍一次照片和视频,再退回来。消费者买十件可能有两三件退货,属于正常的比例。退货非常高的都存在恶意,之前遇到过有人买20件退了18件,我们跟进查过,一般对方会把衣服的上身图片发在社交动态,之后就退回来。”
巨型吊牌摆放的位置也有讲究,刚开始因为选择的位置欠考虑被部分人找到了破解的方式。经过一段时间研究,小马总结出了巨型吊牌的放置经验,恶意退货的行为有了好转的迹象。
小马说:“像衬衫,我们会把吊牌挂在胸口扣眼的位置,非常明显。要么就挂在不能挪动的地方,挂在衣服后面或里面就能藏起来。我们最近卖的包,要把包的两根带子一起绑起来,让吊牌塞不进包里。我们只能用把吊牌做大的方法来避免一些售后问题,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。”
小马坦言,老客户对巨型吊牌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很大的鼓励。“我看过网上的评价,包括一些老顾客都很支持,正常消费者都很支持的,对方不想收到的衣服是别人穿过的,甚至还有人建议把吊牌再做大一点。但我觉得问题不大,大多数客户会关注衣服的质量、版型,不会在意吊牌的大小,对正常购买的客户来说没有多大困扰。”小马说。
记者搜索社交平台注意到,网友针对“巨型吊牌防退货”的评价褒贬不一。支持的网友认为,没有人愿意收到别人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的商品;反对的声音则认为,巨型吊牌的大小和材质导致试穿体验差,“无差别攻击”到了正常消费的人群。
不过,像小马一样的商家坚持使用巨型吊牌的原因,正是因为有消费者退回的衣服上往往带有明显的穿着痕迹,如褶皱、压痕、变形、污渍或异味,给二次销售带来很大的困难。
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,面对高退货率的困境,巨型吊牌或许能解商家一时之困,但并非长久之计。
李鸣涛表示:“像女装这类快消品退货率长期居高不下,部分原因可能是款式规格不合适,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利用‘七天无理由退货’规则,这种现象造成商家端退货率高,整体的运营成本快速上涨。商家将退货的衣服二次销售,新收到货的消费者信任感会有一定的影响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巨型吊牌在物理层面虽然有效降低退货率,但是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。”
李鸣涛进一步分析,解决电商平台高退货率问题,需要思考买卖双方如何重构信任,平台应该探索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。
李鸣涛指出:“平台都有对商家的分类,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能看到商家的店铺等级,这背后反映了商家的服务质量、服务能力、保障等。回过头来看,商家针对消费者的信用机制其实并不完善。重构消费者与商家的信任关系,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载体,要推进商家和消费者两端相互的信用评价机制,未来可以在消费端的信用评级做更多探索。消费者端一旦在某个平台的信用等级受损,比如出现高频次退货,有恶意退货风险时,有可能影响其他权益,这是一个双向制约的保障机制。”
李鸣涛建议,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是搞对立,而是需要共赢。未来电商平台会向着更精准服务消费者的方向发展,服务精准程度越高,商家面临的退货风险就越低。
李鸣涛表示:“从整体上看,恶意退货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消费者的行为,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疏堵结合。提升整体的服务环境,尤其是线上电商这样的大市场,带给消费者的是更加丰富的‘一站式’商品选择,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商品。精准服务程度越好,消费者的退货率就会下降,再辅以消费信用等级分数,法律法规等一些制度、规则方面的完善,来避免一些钻规则漏洞的行为。”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11月3日19时59分,又一轮“双11”电商优惠即将到来,我也在这一时刻紧张地“蹲守”着某平台的定时优惠券。然而,就在这个考验手速的关键时刻,伴随着一声高过一声的“喵”“喵呜”“喵呜嗷”,我家小猫一个
...[详细]
-
吴谢宇故意杀人、诈骗、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将于5月30日9时公开宣判
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告,该院审理报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、诈骗、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,定于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宣判。2023年5月19日,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
...[详细]
-
5月23日,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一名学生被老师开车碾轧,送医抢救后死亡。涉事老师在医院和家长发生冲突,涉事老师称以为孩子已经走了。来源:潮新闻此前报道:武汉一小学生校内被老师碾压致死
...[详细]
-
近期,针对高铁潮汕站周边存在“黑车”拉客、漫天要价的现象,广东潮州交通运输部门开展专项整治。然而仍有游客反馈,从潮汕站出站还是能看到一些“黑车”司机拉客。5月22日和23日,南都记者在潮汕站暗访调查发
...[详细]
-
中新网重庆11月6日电 (梁钦卿)2025年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湿地保护宣传周5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启动。记者在活动中获悉,今年以来,重庆会同公安、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执法,
...[详细]
-
“498元认养一棵树返积分,认养10棵树送股票……”5月23日,一位律师在网上发布视频称,跪地求水的“治沙英雄”孙国友涉嫌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,其本人已就相关证据及材料向公安机关进行实名举报。5月24
...[详细]
-
在近日举办的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4×100接力赛上,北京体育大学第一二棒交接时出现失误摔倒,但最终扭转局面,夺得第一名。网友对此热评:“这一幕好燃!”来源:人民日报视频号
...[详细]
-
今天27日)“逃犯去看周杰伦演唱会路上被抓”登上微博热搜第一“原来要去香港看周杰伦演唱会的,想不到被抓了,害得我只能在看守所的电视里看周杰伦!我可是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买的演唱会门票。”近日,一犯罪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(记者 邵萌)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,北京时间11月5日晚间19时19分以及11月6日清晨06时07分,太阳再次耀斑两连暴,最大强度分别为M7.4和M8.
...[详细]
-
近日,网传有旅客在新加坡乘机遭柜台服务人员辱骂“是狗”的视频引发关注。记者注意到,5月27日晚,南航新加坡营业部发布情况说明对此事致歉,并称涉事柜台服务人员为南航委托服务的当地地面代理服务商员工,在服
...[详细]

特朗普:加州重划选区是“巨大骗局”
武汉小学生校内被车碾压致死 涉事老师称以为孩子已经走了
国泰航空连发两次声明:称“空中服务员工会”不代表国泰
从千年“土货”到现代产业 浙南糯米山药蹚出富民强县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