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名网友收到“枪决通知”短信,平安北京官博:就这?无语死了!
近日,枪决通知多名网友收到“强制枪毙”诈骗短信,多名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。网友无语

5月25日,“平安北京”官博发微博回应此事,平安表示:“就这,北京能说点什么?官博无语死了……真的无语死了……”



只见晒出的诈骗短信截图写着:“ 因您信货诈骗,缺席出庭,网友无语已通过‘天网’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(魏军,收到死王琳,平安郭文祯)携带枪支带队,北京执行上门强制枪毙,官博详情抖音搜索《执行风暴》或关注‘中国法院网’”了解详情,枪决通知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。”
“平安北京”官博还配图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的截图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:
(一)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;
(二)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;
(三)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,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;
(四)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、侮辱、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;
(五)多次发送淫秽、侮辱、恐吓或者其他信息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;
(六)偷窥、偷拍、窃听、散布他人隐私的。
网友辣评:上门枪决,服务到位
有网友发现
怎么还写出了“信货”,不是信贷吗?
于是有网友猜测
可能写“信贷”会被标记为诈骗信息
所以故意打错
也可能是故意留下破绽
筛选掉细心的人
比如……
诈骗短信里的“菜乌裹裹”“菜茑驿站”


也有网友分析
这种短信
应该是网贷催收公司
对不还款联系人的套路信息
有网友提醒
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短信很离谱很搞笑
但这些短信恰恰是瞄准了目标人群
有人会上当受骗

不要轻视那些似乎“一眼假”的诈骗套路
面对诈骗,提高警惕!
南方网综合@平安北京、极目新闻、南方+、九派新闻、网友评论等
(责任编辑:休闲)
-
中新网大兴安岭11月5日电(王婷 张宏宇)5日,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迎来今冬首场雾凇奇观。中俄界江黑龙江呼玛镇江段雾霭升腾,江畔树木凝结起晶莹冰晶,与江面上缓缓流动的冰排相互映衬,构成一幅绝美的冬日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(记者 左雨晴) “私信已经回复不过来了,金条暂时取消预定,具体今日金价卖多少等通知……”11月3日,有水贝商家在黄金交易群发出这样一条消息。11月1日,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,2025年11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:1美元对人民币7.0865元,上调36个基点。图源:中国外汇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俄新社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当地时间11月5日,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,美方在试射“民兵3”洲际弹道导弹之前,提前向俄罗斯通报了相关信息,俄方将继续履行《全面禁止核试验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李纯)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7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。他表示,中方愿与东盟国家一道,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,进一步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。有记者问,据报道,近日中国国防
...[详细]
-
中新网丽水11月5日电(胡丰盛)山水不再是风景,而是文明的对话者。从《出山》的磅礴到《仙境》的空灵,浙江丽水曾以沉默的山水闯入世界视野;如今,它正将镜头反转,让全球摄影的浪潮在此显影。当瓯江的雾霭与古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(记者 王恩博)近期中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,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。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10月31日在北京表示,综合研判,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,民生用能保供稳价
...[详细]
-
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“十五运会”)开幕的脚步临近,位于广州天河的广东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修缮一新,这座场馆在举行2001年九运会开幕式后时隔24年,将再次成为全运会开幕式的场地。在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的
...[详细]
-
中新网银川11月7日电 (记者 于晶)11月7日,国家“西电东送”重要枢纽±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再传捷报:330千伏川望Ⅰ线输变电工程正式并入电网系统,实现投产送电。此举标志着宁夏新能源跨区域外送能
...[详细]
-
法治在线丨柴怼怼恶意营销碰瓷“胖东来” 案件详情披露通过网络自媒体账号“恶意挑动群体极端对立、宣扬暴力戾气等负面情绪”,成为一些网红博眼球涨粉的伎俩,这种为了流量不择手段,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营销操弄,
...[详细]

国务院台办:民进党当局欺骗舆论 欺骗民众
韩媒:尹锡悦曾说要亲手枪杀韩东勋
中美元首韩国会晤未提台湾 国台办回应
最高检: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
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