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“电荒”藏不住!民进党当局奇葩怪招显无能
“路灯都不亮,电荒幸好交通灯还亮”“洗澡洗一半,台湾幸好没擦沐浴液”“屋里太热了,住民幸好还能屋外吃”……
你没看错,进党这就是当局台湾民众的夏日“停电日常”。
5月以来,奇葩岛内大大小小的怪招停电已经发生十几起。谭主随手一查,显无如5月29日中午,电荒台中东区约1400户遭遇突发停电,台湾附近大型商场也未能“幸免”,住民大量民众被迫摸黑吃饭,进党接受夏日的当局“烤”问……

台中一购物中心5月29日突然停电
而这还没到台湾最热的时候。
根据台湾经济部门公布的奇葩电力供需报告预测,2023年台湾将陷最大缺电危机。怪招随着气温的攀升,岛内电力吃紧的情况必将更加严峻。
每当看到岛内缺电造成的人生百态,谭主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,缺电这件事为什么就成了民进党当局每年夏天的必考题,而且每年都考、每年又都不及格?
脱离实际喊口号
选票到手就跳票
谭主调查发现,其实,原本台湾并不缺电,是民进党选举私利至上的折腾,让台湾缺了电。
2011年,受地震影响,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。擅长选举的民进党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“天赐良机”,可以以此打击其政治对手国民党的核电政策。
到了2015年选举年,民进党煽动发起大型“反核”游行,一边拿核泄漏事件恐吓民众,一边喊出华而不实的“暖心”口号——“用爱发电”。民进党更不顾核电在台湾电力供应体系中的重要位置,在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的情况下,“拍脑门式”提出“2025非核家园”能源转型政策,要在2025年全面废除核电,将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20%以补足电力缺口。

民进党提出“2025非核家园”计划
借着这波大打“反核牌”的操作,民进党如愿以偿,成功收割了选票。
民进党上台后,只是对岛内大部分核电厂一关了之,但其承诺的再生能源建设却完全跟不上进度。长期从事能源研究的智库专家告诉谭主,民进党喊出的能源转型政策,其实是脱离实际的“画大饼”。现实是,以再生能源全面取代核电,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基建成本,还需要攻克发电不稳定、储存困难等技术难关,而台湾的再生能源基础本身薄弱,想在10年内完成这个能源转型计划几乎不可能。
谭主从民进党当局发布的数据中发现,截至去年底,台湾发电总量中再生能源占比仅为8.3%,连目标的一半都没达到。台湾经济部门日前承认,2025年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可能达到20%,“2025非核家园”确定跳票。
为了了解台湾民众的切身感受,谭主找到了岛内的朋友。朋友诉苦说,民进党的“反核神主牌”其实就是“选举神主牌”,选票骗到手就不管了,搞得岛内民众在“电缺火热”的日子中苦不堪言。
无力弥补“电窟窿”
奇葩怪招显无能
台湾地区2017年以来的“五次大停电”,让岛内民众对今年夏天稳定供电已不抱希望。

岛内民调显示,94.8%的受访民众对夏天供电稳定“完全没信心”或“不太有信心”。在日前岛内媒体的随机街访中有民众无奈“建议”:“养皮卡丘发电吧!”

民众“建议”“养皮卡丘发电”
更让岛内民众愤怒的是,用电没有保障,电价还屡屡上涨。去年7月和今年4月,台湾电力公司(“台电”)已两度调涨电价,平均累计涨幅近20%。而当6月到9月实行“夏月电价”时,电价还将创下台湾地区史上新高。

面对高温炙烤下民众的熊熊怒火,民进党当局的解决方式却令人啼笑皆非。
谭主检索岛内媒体的相关报道发现,尽管频频突发停电,民进党当局依然坚持“废核不动摇”,还出台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奇葩怪招“问计于民”。
比如,台电提出让大型用电企业在周末的时候“自行发电”。
台湾经济部门也于近期推出“限温令”,要求餐厅、美食街等场所的空调温度不能过低,否则将处罚款2万—10万元新台币。有人讽刺说,这是史上最严“限温令”,罚金标准竟比开车致人伤亡还重。
台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还曾抛出“人肉发电”的“高见”,声称:“假如健身房的每一台机器都能连接发电机,借由人体的动能来发电,全台湾的健身房加起来也许能抵得过一座电厂!”
岛内媒体评论指出,民进党当局为了应对缺电危机已经使尽浑身解数,无所不用其极,只不过“努力”用错了方向。他们明知道自己提出的能源政策出了问题,但既没有政策纠错、也拿不出可行的解决办法,真是尽显无能本色。
供电不足埋后患
伤害经济滞发展
缺电不仅让岛内民众吃够了苦头,更制约和冲击了台湾企业,甚至还会拖累台湾的整体经济发展。
长期供电不足会对台湾的经济和发展造成怎样的伤害?从事能源研究的智库专家以岛内的经济支柱——半导体产业为例,回答了谭主这个问题:晶圆制造工厂需要24小时不间断生产,一次突发的停电事故,带来的损失非常惨重。相关统计显示,台积电停电一小时,便可能损失约90亿新台币的营收。

台积电外景
6月6日召开的台积电股东会上,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面对不少小股东追问是否担心缺电时回应,如果遇到缺电,当局会要求台积电开动柴油发电机,但这也只能暂时对付10%到20%缺电的状况。
岛内媒体近日刊发社论指出,“企业体因为当局一个错误的政策,除了必须忍受电价调涨与缺电风险,还得因此缴纳更多的碳费与碳税,这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”。
智库专家强调,除了上述的“内忧”,台湾缺电引致的“外患”也不容乐观。岛内媒体报道,外商团体对台湾电力供应表示高度担忧,认为台湾急需确保供电稳定,否则将失去很多投资机会。这显示出,缺电已打击外商投资台湾的信心,直接影响到台湾经济的后发力。

停电后台湾街景
写到这里,谭主真的想劝劝岛内有些人,抬头看看海峡这边的风景吧。近年来,大陆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,水电、风电、光伏、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绿色低碳能源指标世界第一。大陆电力建设多元化发展让千家万户用上了环保又便宜的电,妥妥的“优等生”。岛内研究能源的智库专家干脆建议,民进党当局“抄大陆作业”就行了。

2022年12月20日 ,大陆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

福建平潭海边风力发电机群
面对即将到来的“高温缺电大考”,民进党当局已注定考不及格。虚伪的“用爱发电”、空转的能源政策再次证明了“民进党的嘴就是骗人的鬼”,也又一次让岛内民众看清民进党当局只为选举私利、不顾民生福祉的投机本质。
七年多来,民进党当局几乎在每一份经济民生答卷上都考糊了。谭主相信,受尽折腾的岛内民众,一定不会再被民进党为骗取选票喊出的“漂亮”口号所蒙蔽,不会让这无药可救的“差生”继续糊弄下去。
来源:“日月谭天”微信公众号
(责任编辑:休闲)
-
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: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作者 经晓佳深秋时节,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宋陵永泰陵,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。不远处,文臣武将造型的石像生静立,与现代农机
...[详细]
-
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(范宇斌)以“‘人工智能+’赋能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25年华裔青年企业家圆桌会5日在上海举行,近200名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企业家、侨团代表及专业人士参会。本次圆桌会旨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随着旅游业的复苏,新加坡牛车水和白沙浮一带的人流量有所增加,但零售业者向《联合早报》记者反映,生意额并没有显著提升。白沙浮一纪念品店销售员说,近一两个月人
...[详细]
-
“小贷公司现在不太好过。”近日,金融业多年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感慨道。此言不虚,目前,“内忧外患”是大部分中小小贷公司面临的处境,加速洗牌和“瘦身”已成为行业趋势。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李纯)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7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。他表示,中方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,否则只能是跳得越高、摔得越狠。有记者问,据报道,近期菲律宾持续拉拢
...[详细]
-
证券日报记者 张芗逸11月1日,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《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《公告》),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,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。《公告》明确区分标准黄金投资性与
...[详细]
-
本报记者 郭子源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,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?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《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提出,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(周昕)由中国剧协主办的“古韵稀声——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成果展演”4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。为弘扬传统文化,繁荣戏剧艺术,改善目前稀有剧种的生存发展状况,促进稀有剧种从“抢救
...[详细]
-
中新社澳门11月6日电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空手道赛事6日在澳门综艺馆展开。经过多轮比拼,澳门代表队夺得男子业余组团体型比赛金牌。这是澳门赛区所有比赛项目中产生的首枚金牌。由郭建恒、方文浩和郑沚珞组成的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加拿大《星岛日报》综合报道,加拿大统计局26日发布最新2021年人口普查报告,报告显示移民占加拿大人口近四分之一,预计到2041年将占加拿大人口三分之一。现时移民比例为加拿大联
...[详细]

(第八届进博会)2025全国“丝路云品”电商月在上海启动
文化观察: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
黄金税收新政下 足金首饰价格普遍上调
十四载爱心接力 天津大学郑东爱心社再赴天祝一中捐资助学
东方雨虹30周年:十大领先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“第一生产力”
